当前位置: > 手机网站 > 学校新闻

腊月二十八,跟着山西新东方,一起把年味儿“捏”出来

日期:2022-01-30 10:38     作者:山西新东方烹饪学校

       食物因人而美,人有情,情生爱,爱赋予了美食以外的滋味。滚滚红尘,沧桑巨变,在漫长的过程中,山西的面食手艺人,用自己的巧手赋予小麦更强大的生命力。花馍就是其中的代表,每逢重要的节庆,山西人就会把花馍做得色形美好,从而装点生命的悲喜和祈愿。
       花馍是中国民间面塑品,也称“面花” 。在山西历经千年的花馍制作手艺,早已不仅仅是将普通的面食演绎成为美味佳肴,而是向我们传递着富有浓郁北方文化气息的民俗大餐。正是这些花花绿绿,大大小小的馍,向我们演绎着说不尽的沧海桑田,道不完的人间百味。
       花馍的制作过程吸收借鉴了剪纸、雕塑、绘画等工艺特点,采用剪、捏、梳、压等多种方法,做成的花馍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不同于普通馍馍,图案越复杂,工序就越繁多。别人只看得到眼前精致美观、栩栩如生的花馍,却看不到背后的辛劳与汗水。 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种美食不用自己动手就可以买来,蒸花馍的习俗也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成为一种久远的美好记忆。所幸,小编在山西新东方有见识到了这一口记忆中的味道——花馍。我校面点大师刘琳老师制作的花馍,不仅形状好,不易变形和裂痕,而且在形式上也是作了巧夺天工的创新,她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满腔热情及希望都倾注在面团之中。




       别出心裁的制作,成就了一个个精致美观、栩栩如生的花馍。一个个精美的花馍,只有粮食本身的味道,和不加矫饰的心意的颜色,这是过年才有的幸福味道。
       时代沉浮,命运流转,落在食物上,都是不经意的细碎和温暖。在崇尚实用主义的今天,在速食当道的现在,花馍越来越难以一见了。但它作为一种文化和艺术,却一代又一代传承并发展了下来,成为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一座与人类共存的奇特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