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达生》中,鲁国木匠能做到“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正是因为达到了凝心聚神,执着于技艺,物我相忘的境界,才使得自己的作品独具匠心,浑然天成。
——题记
甜,发端于口齿,在口舌处搅得风生水起,却在心头落得百转千回。自古以来,对糖与甜的追求是写在你我基因里的。无论是西周时期的饴糖发明制作,还是发源于1600年前古老印第安的枫糖,糖的种类已发展有千千万,但是其中不变的是人们对甜与美好的永恒向往。
甜虽无形,但幸有匠心。巧手将这种向往具象成型,将甜蜜以千姿百态的形式摆在你我面前,也添加在你我的生活里。随着物质的丰富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满足人们对“甜美”追求的日益提升,糖与糖制品的表现形式也是日新月异,特别是发端于西方的现代糖艺技术。
现代糖艺,是指将砂糖、葡萄糖、饴糖等进行配比,利用工艺设备进行熬制、吹拉,制作出具有观赏性、可食性、艺术性的独立食品或饰品。
与传统的吹糖相比,现代糖艺改良了用料,在配比上也更为考究,制作出的艺术品不但色彩丰富亮丽,而且更具三维立体感;在造型上,注重弯曲线条的勾勒和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果蔬和人物,动物样样都可以做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哪有巅峰技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练就?唯有日复一日地锻打,持续不断地钻研,才能成就绝活。正所谓是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唯至诚者,能致其极。
平日里,一块块普通的糖果,到了糖艺师的手里,就成了最美的创作。用双手创造出糖果的生命,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生活锦上添花,这样的美感不仅来源于糖艺本身,更源于身怀绝技,头顶青天,用专注去实践一生使命的糖艺师。
在山西新东方,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热衷于糖艺,力求用精湛的技艺带给他人关于糖的美妙体验享受,并且执着于糖艺技艺的传授,他们就是山西新东方的糖艺老师。他们将发端于西方的现代糖艺技术,同中国特有的文化理念与审美角度相结合,从而让现代糖艺技术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扬光大。
一分天赋,九分专注。在山西新东方,每一盏夜灯,都闪烁着奋斗的姿态,倒映着他们勤奋的脸庞。利欲洪荒之下,他们依然能独辟半尺方台,平心静气,孤灯作伴,专注执着于打磨自己的技艺。
如果说精致是糖艺作品的标签,那么精细,必然是糖艺师的匠心。在山西新东方的糖艺老师眼中,精美的糖艺就像是一首精雕细琢的诗歌和一幅含义隽永的画卷,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必须恰到好处,彼此协调,每一个看似细小的部分,都要蕴藏着艺术性。而这些都需要糖艺师用匠人般的耐力和细心,还有独一无二的创意和灵感去制作。
在光影中潋滟,是美的极致表达。感谢新东方的糖艺老师,感谢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唤醒蜗居在我们脑海深处香软甜蜜的记忆。而作为糖艺老师,他们除了制作精美的糖艺作品外,还有一个初衷,就是想把国内外的糖艺西点技术更好地传播并传承下去,让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糖艺西点技术领域,提高国内糖艺西点人才的技术竞争力,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从而推动国内糖艺西点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