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对「面」的热爱,似乎与生俱来。对于山西人血液中制作面食的基因,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赞道:「只要把谷物研磨成粉,每个山西人都是制作面食的天才。」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中国面食文化的发祥地。从可考算起,山西面食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
几千年来,小麦在勤劳聪慧的山西人民的双手中,催生出千万种面食制作工艺,形成丰富多彩的面食文化。而在众多的面食中,刀削面被誉为是“面食之王”。为了更好地传承山西面食文化,检验学生刀削面的学习成果,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学习氛围,山西新东方烹饪学校教务处特举办“百人刀削面”大赛。
上午10:00,“百人刀削面”大赛拉开帷幕,这不仅是对山西新东方烹饪学校中式面点课程教育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更是一场弘扬山西面食文化的饕餮盛宴。
本次大赛以“传承、发扬、交流、创新”为宗旨,旨在通过大赛交流面艺技术,提高面点专业技术水平,弘扬山西面食文化,推动烹饪事业的发展。经过为期数日的赛前筹备,山西新东方烹饪学校的参赛选手为各位领导,以及全社会热爱面食文化的人士献上了一场高水准、高质量的面艺大赛!
随着裁判宣布比赛开始,参赛学员左手托面,右手执刀。嚓、嚓、嚓、弯刀有节奏地挥舞,白玉似得面片如飞花坠玉,纷纷落下。
整个制作过程,学员气定神闲,弯刀吞吐自如。随着速度的提升,弯刀如一道道闪电,又似流星追月,在参赛者的肩上划出白色的弧形,一片赶着一片,一刀连着一刀。
正如诗中所言, “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用刀削出的一根根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无论吃遍多少山珍海味,山西人的记忆里,最美味的还是这一碗刀削面,让人吃的畅快和踏实。
参观刀削面的过程就像是在欣赏艺术表演,可以说刀削面是艺术与美食的结合。刀不离面,面不离刀,个中技巧,全凭自找。 在今天的比赛中,考核时间为1分钟,要求达到100刀,长度为6-7寸,柳叶形、两头尖、无毛边,这对于面点专业同学们可谓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从比赛现场来看,学员们都可以达到这样的要求,有些速度较快的学员,就像是在表演“无影手”绝技,速度令人目不暇接,而且每个面叶的长、宽和厚度几乎是分毫不差。
比赛结束, 专业评委公平公正的评判,对于面叶的要求不仅是做到中间厚两边薄,还要求面叶滑而不粘,软而不稀,劲道有力。
刀削面不仅是山西美食的代名词,更是山西文化的代表。特色立校,文化制胜,为进一步推广刀削面技艺,山西新东方烹饪学校特在全校开展刀削面制作的课程推广,真正做到以技养身,以心养技,以赤诚之心传承千年刀削面技艺,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传承山西面食文化技艺的热潮。
学校负责人表示,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学校也将在刀削面制作技艺上做出更多的创新和提升。春种秋收,夏耘冬藏,四季轮回里,让山西的面食文化在这里得到源远流长。
从最平凡的一碗面条,一个馒头,到精致的点心,山西新东方的师生对每一种面食都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就像山西的文化一样。几十年的经验,使得他们对每一种食物的配比都精确无误,也使得黄土高原农耕文化的传统在这里圣火相传,代代炽烈。即使在飞速变化的生活里,古老的传奇依旧在上演,而你,想续写这样的白案传奇吗?那就来山西新东方烹饪学校学习面点吧!